《七步詩》的第三段與第四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以說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段詩詞了!
藉著《七步詩》讓孩子了解「兄友弟恭」的道理,也藉著「同根生」在字面上的涵義,請小朋友觀察自己與兄弟姊妹是否在外型、生活習性與思考方式上有所雷同?
培根老師在課堂上,是這樣與小朋友的分享:
「全世界有這麼多人,但是你的兄弟姊妹卻有機會跟你一起生活在同一個家庭,這是多麼難得的事呢?既然難得,我們都要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親情,也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兄弟姊妹喔!」
「同時,可以跟朋友們同在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棟公寓、同一個公園一起玩,也是好幸運的事,所以也要對自己的朋友好喔!」
培根老師也會趁機分享小朋友較少聽過的「故事」,例如中國古代的「田真兄弟」。
簡單的說,古代有田姓三兄弟,他們原本想把祖厝給分了,包括種在家裡的一個樹。但樹只有一棵,所以想說乾脆砍成三段。
沒想到這樹木有靈性,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就枯萎了。這三兄弟看到了這個景象,感到很慚愧。
因為樹從頭到尾都是同根相連,不願意分開,聽到三兄弟要將它拆散,竟然難過到枯死了。
三兄弟心想:「樹對同根之情如此重視,我們卻想分家?」因此他們決定不分家了。說也神奇,這棵樹聽到後,葉子立刻就綠了起來,恢復成以往的茂盛。
故事當然難免多些誇飾,不過重點依然在於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兄友弟恭」。
現在的孩子,少不了補習班的培育,多著重於外語與學科,反而基礎的德育教學減少了許多,藉著學習功夫,重新接觸最基本卻也最重要的老祖宗觀念,相信一定對孩童的未來發展是正面的!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迫。
6、何:為什麼。
訓練重點:
《七步詩》裡面的「本是」取「本事」的諧音,最有本事的人就是超人,因此我們做出一個獨立步超人飛起來的動作。
念到「同根」的時候,讓學生了解,既然「根」都是來自於土地、向上發展,所以我們要懂得飲水思源,尋根的同時,也意味著動作要往下走,因此使用仆步下探的動作來詮釋。
「生」則是與「升」同音,根發生展,站立直挺挺,一手向上用力打!
唐詩功夫動作:本是同根生(獨立仆步變超人)
▲ 本是:左腳獨立右手抬
▲ 同根:下探仆步向左橫
▲ 生:順步站起左手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