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10, 2017的文章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七步詩》(肆) 動作多元 可見跆拳道招式

(年紀小,千萬不要小看自己!) 培根老師所設計的「唐詩功夫」,不僅詩詞不侷限於「唐詩」,就連動作設計也不會約束在「功夫」裡,《七步詩》最後一段「相煎何太急?」就是從「跆拳道」型場裡的動作來研發。 培根老師創立「武林功夫教學團隊」,無非就是希望不要被門派、系統等模式限制,既然要給孩子無限的可能,那麼身為老師與教學單位,更要有無遠弗屆的視野與設計觀才對。 第四句的動作,也是利用「唐詩功夫設計概念」的原則,引用文字與動作搭配,例如「相」取香的諧音字,所以以手從下往上撈起,模仿聞香的動作。 「太急」則是引用跆拳道型場裡面的「高麗」起勢動作,配合先前「何」讀合的諧音,把兩手上下合起來,一陰一陽,取意「太極(急)」。 「高麗」是跆拳道升上黑帶之後第一個型場動作,《七步詩》是初階學期的最後一首詩詞,也想告訴小武林們,這只是一切的開始。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迫。 6、何:為什麼。 訓練重點: 「相煎何太急」以正面左右互相做劃半圓的動作,一手聞「香(相)」撞「肩(煎)」,另一手舉高劃圓上下相對「合(何)」起來。 另外一肘對稱撞開,正好身體變成一個「大」字,最後雙手推出,做出一個示意「太極(太急)」的動作,完成全部的動作要求。 動作上要求相、合、極三個字的時候,要慢慢施展招式,而煎、太兩個字的時候,恰巧都是撞肘的動作,要果斷的直接打出來。 唐詩武術動作:相煎何太急( 左右撞肘雙推掌) ▲   相:左手撈起來聞香 ▲   煎:左肘向外用力頂 ▲   何:跨步劃圈齊平肩 ▲   太:右肘一頂變大字 ▲   急:兩手雙推抱太極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七步詩》(參)從兄友弟恭,延伸同儕相敬

《七步詩》的第三段與第四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以說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段詩詞了! 藉著《七步詩》讓孩子了解「兄友弟恭」的道理,也藉著「同根生」在字面上的涵義,請小朋友觀察自己與兄弟姊妹是否在外型、生活習性與思考方式上有所雷同? 培根老師在課堂上,是這樣與小朋友的分享: 「全世界有這麼多人,但是你的兄弟姊妹卻有機會跟你一起生活在同一個家庭,這是多麼難得的事呢?既然難得,我們都要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親情,也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兄弟姊妹喔!」 「同時,可以跟朋友們同在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棟公寓、同一個公園一起玩,也是好幸運的事,所以也要對自己的朋友好喔!」 培根老師也會趁機分享小朋友較少聽過的「故事」,例如中國古代的「田真兄弟」。 簡單的說,古代有田姓三兄弟,他們原本想把祖厝給分了,包括種在家裡的一個樹。但樹只有一棵,所以想說乾脆砍成三段。 沒想到這樹木有靈性,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就枯萎了。這三兄弟看到了這個景象,感到很慚愧。 因為樹從頭到尾都是同根相連,不願意分開,聽到三兄弟要將它拆散,竟然難過到枯死了。 三兄弟心想:「樹對同根之情如此重視,我們卻想分家?」因此他們決定不分家了。說也神奇,這棵樹聽到後,葉子立刻就綠了起來,恢復成以往的茂盛。 故事當然難免多些誇飾,不過重點依然在於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兄友弟恭」。 現在的孩子,少不了補習班的培育,多著重於外語與學科,反而基礎的德育教學減少了許多,藉著學習功夫,重新接觸最基本卻也最重要的老祖宗觀念,相信一定對孩童的未來發展是正面的!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迫。 6、何:為什麼。 訓練重點: 《七步詩》裡面的「本是」取「本事」的諧音,最有本事的人就是超人,因此我們做出一個獨立步超人飛起來的動作。 念到「同根」的時候,讓學生了解,既然「根」都是來自於土地、向上發展,所以我們要懂得飲水思源,尋根的同時,也意味著動作要往下走,因此使用仆步下探的動作來詮釋。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七步詩》(貳) 從詩學習:手足相親相愛。

當孩子們說:「好簡單、好簡單喔。」的同時,我的設計概念與教學方向也就達成了、成功了。 為什麼呢? 其實任誰都喜歡玩遊戲,而設計遊戲的巧門,就在於關卡一開始必須簡單、好上手,才能循序漸進越來越困難,慢慢增加挑戰與刺激性。 倘若過度困難,只會扼殺玩家對於這個遊戲的持續性,一次過不了、兩次過不了...就可能放棄了。 也因此,在遊戲中設計一個相對簡單的關卡,讓小朋友突然覺得得心應手,好讓他們對下一關充滿自信與期待,才會有接連過關的自信,這正是我將《七步詩》的動作設計較為簡易的原因。 此外,《七步詩》的動作著重步伐要穩健,動作要分明。這也算是一個分水嶺,讓小朋友知道,在功夫課,我們可以玩樂得很開心,唐詩功夫是一門讓人快樂與自信的課程。 但是未來,我們會漸漸學得更精深,接觸更豐富的功夫。原本設計給幼兒的功夫動作,可以隨意的筆劃,從某個里程碑開始,我們就要認真的揮拳踢腳囉! 《七步詩》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迫。 6、何:為什麼。 訓練重點: 《七步詩》以七步作為號召,除了要求動作清楚、不可含糊不清以外,同時注重力量的表現,小朋友必須把每一拳的力量,都清楚打出來。 「豆」字與前一段相同,也就是出拳的動作,「在」的時候右手劃一圈,右腳踏地。 注意!這時候重心要落在左腳後面喔!由於小朋友對於「虛步」還不能完全體會,因此動作設計上,只要小朋友屁股往後坐,就可以達成要求。 「釜中」-腳打叉叉,與釜字中間的「乂」取其意,「泣」則是兩手握拳在眼睛左右邊,取形像哭泣的動作喔! 唐詩功夫動作:豆在釜中泣(弓步補蓋退雙肘) ▲ 豆:弓步右手再一拳 ▲ 在:右腳踱地右手蓋 ▲ 釜:左手一攤斧頭砍 ▲ 中:退腳叉叉倒叉步 ▲ 泣:立正不動雙肘頂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七步詩》(壹) 七步成詩、武武生風!

《七步詩》是第三套唐詩功夫,在講述「三國」曹操兩位兒子的故事,幾乎人人耳熟能詳。 曾經有人問我:「『唐詩功夫』的教材詩,為什麼有些不在『唐詩三百首』裡頭呢?」 我告訴他,這是一定要的!因為中華文化有太多經典詩詞故事等著大家發掘,身為功夫老師的我,一直叮嚀學生不可以故步自封,自己又怎麼可以明知故犯呢?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這是大家所習慣的印象,我們以「唐詩」作為總稱,希望讓大眾清楚了解我們的功夫教學特色及重點,但教材絕對不會只侷限於唐朝詩。 未來「唐詩功夫」將引用各朝代的經典詩詞,我們會匯集武林教練群的創意,將唐詩功夫設計得更加多元、更豐富精采! 以下就來進入《七步詩》功夫教學: 《七步詩》的作者是曹植,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是誰。 大家受到三國演義的相關電影與電視劇影響,普遍只知道曹操。但也因大家都知道三國,所以切入教學時,也容易引發孩子們的共鳴。 這首詩,本身是個悲哀的故事,培根老師每回都簡單地對小武林們說: 「古代有個國王,他有兩個兒子。國王很喜歡小兒子,想把王位傳給這個小王子。卻引起了大王子的嫉妒,所以想盡辦法欺負這個小王子。後來國王過世了,把王位傳給了大王子...」 有兄弟姊妹的小朋友,聽到這故事時會特別有感觸,還有小朋友非常天真的回應我:「老師!我的哥哥也會在家裡欺負我...」 《七步詩》要傳達的,就是兄弟之間的故事,培根老師藉著敘述詩詞,暗示小朋友要跟手足相親相愛。 我告訴所有的家長,讓小朋友來學功夫,不只是為了要有「強壯的身體」,更要培養他們有顆「善良的心」,因此,在課程中宣導正確的心態,比矯正武術姿態更加重要! 未來不論唐詩功夫延伸到哪些課程內容,這點核心價值是絕對改變! 另外,《七步詩》正好「七步成詩」,因此我大膽地把七個「幼兒功夫基本步伐」放入詩詞當中,正好詩詞名稱也符合動作要求。 七個步伐分別是:馬步、弓箭步、獨立步、仆步、倒叉步、虛步與自然步。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

【唐詩功夫】小唐詩、大寓意,功夫練出孩子的好品性。

根據統計,孩子們記憶力最強的時段,是三~十三歲,若把握這段黃金學習期,以漸進並引導的方法,讓小朋友熟讀古典文學,對於小朋友未來的學習效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許家長會有疑問,小朋友還這麼小,對於生活的體驗與認知都還在懵懂階段,就算跟小朋友解釋這些古詩,他們也無法完全瞭解與體會,這樣子背誦真的會有成效嗎? 朱熹云:「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董遇亦云:「讀書百變,而義自現。」 孩子的理解力隨著時間累積而逐漸蓬勃發展,當他們對周遭的人事物有較多的體驗與感觸時,就更容易將過去所學過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中,更能體悟到古典文學的寓意與趣味性。 培根老師(任培豪)在設計「唐詩功夫」時,始終著重於將詩詞對應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讓他們產生共鳴,而非只是背誦一段他們無法體會的艱澀文章。 在詩詞的選擇上,我尤其注重生活性與時間對應。上課前,我會先引用最近發生的事物,勾勒起小朋友的注意與回應,再引導他們體會詩詞內容,最後再以功夫操練來鍛鍊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就這樣,我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讓家長滿意的功夫教學。 蘇東坡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誦讀經典不僅可以培養小朋友的耐心與專注力,更從反覆的練習中,增強孩子對國字的認讀敏感度。 功夫的施展則是鍛鍊小朋友的意志力與堅強的心性,其中的好處,不只可以提昇體力與免疫力而已! 功夫與吟詩兩者相輔相成,既有武藝也有文藝,正所謂:「文武全才。」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成功小種子,正在武林的功夫教學中逐漸的發芽、茁壯。 我們在功夫課的洗禮中,不斷地進步喔! 培根老師不論是針對幼兒的「功夫story」、「唐詩功夫」,還是小學的「經典功夫」、「成語功夫」,都是以讀誦經典&融合武術的課程魅力,從淺嚐國學之美,引發孩子每日閱讀的習慣。 許多家長與小朋友都忍不住想問:「還有哪些功夫動作呢?」 所以今天,培根老師分享唐詩功夫系列一覽。期待未來每年所設計的功夫饗宴,都能讓小朋友「每次學習都是驚喜」。 同時,培根老師給自己的期許,就是未來新的一年,一定會設計出更新穎的詩詞功夫給,帶給小朋友更趣味、有內涵的功夫課! 培根老師所設計的「唐詩功夫」,可不只是翻閱《唐詩三百首》直接挑出來用而已喔! 「唐詩功夫」課程內容完全符合教育部於2004年研擬的「品德教育促進方案」為設計原則,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讓孩子從《憫農詩》習得感恩(肆)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 Tang poetry - Kungfu 《憫農詩》  作者: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註釋:   1.  憫農:憐憫農人的意思。   2.  鋤:除草。   3.  午:正午的時刻。   4.  禾:各種榖類的稱呼。   5.  飧:熟食。 @譯文: 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農夫還在田裡辛苦鋤草,汗水都滴到田地上了。可是有誰想到我們碗裡面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紳關愛人民的心情,同時也呈現農家的辛苦。我們每天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們辛苦的結晶,應該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費,避免糟蹋糧食啊! @教學重點: 先詢問小朋友的三餐是誰準備的?那這些餐點來源又是從哪買來的?最後這些餐點又是由誰製作出來的?以此引發小朋友的聯想力,引導他們進入課程主題。 再詢問小朋友知不知道農夫如何耕種稻米、蔬菜?他們會使用哪些工具耕作?耕田會有哪些動作?農田裡面會出現什麼樣的東西呢?藉著這些溝通、討論,讓小朋友得知農夫的辛苦。 我們也從農夫辛苦耕田的舉動中,學習到相關的功夫動作,藉著反覆的操練,體會知道農夫種田的辛苦,讓小朋友知道,眼前的餐點得來不易,不可以浪費食物。 更要延伸讓他們知道,父母賺錢也非常辛苦,不應該因自己的喜好而輕易浪費,要更加懂事、替爸爸媽媽著想。 @武術動作簡介: 「鋤禾日當午」:學農夫割草、拿鋤頭耕田,模仿田間的稻草人動作。 「汗滴禾下土」:辛苦了整天,擦擦汗水,把汗水揮灑到土中,並且蹲下來插秧。 「誰知盤中飧」:有誰知道呢?(兩手一攤),模仿正在品嘗碗盤裡面的食物。 「粒粒皆辛苦」:每樣東西都經過非常辛苦努力才獲得的!把肢體的行動展現出來,將感恩放在內心深處! @訓練重點: 由於第一學期首堂課的唐詩功夫《詠鵝詩》已經將基本武術動作介紹完畢,所以《憫農詩》則是把動作組合後加以運用,並且增加動作變化的進階課程,增加了肘關節、膝關節的分節運動,讓孩子從整體的肢體操練,變成開始學習細部肌肉群組的組合運用。 培根老師在課程中,安排左右手交叉搭配的動作,有助於增長孩子在於空間組合、邏輯判斷與肢體操作的整體發展。 每組詩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讓孩子從《憫農詩》學會珍惜(參)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 Tang poetry - Kung fu 《憫農詩》  作者: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註釋:   1.  憫農:憐憫農人的意思。   2.  鋤:除草。   3.  午:正午的時刻。   4.  禾:各種榖類的稱呼。   5.  飧:熟食。 @譯文: 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農夫還在田裡辛苦鋤草,汗水都滴到田地上了。可是有誰想到我們碗裡面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紳關愛人民的心情,同時也呈現農家的辛苦。我們每天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們辛苦的結晶,應該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費,避免糟蹋糧食啊! @教學重點: 先詢問小朋友的三餐是誰準備的?那這些餐點來源又是從哪買來的?最後這些餐點又是由誰製作出來的?以此引發小朋友的聯想力,引導他們進入課程主題。 再詢問小朋友知不知道農夫如何耕種稻米、蔬菜?他們會使用哪些工具耕作?耕田會有哪些動作?農田裡面會出現什麼樣的東西呢?藉著這些溝通、討論,讓小朋友得知農夫的辛苦。 我們也從農夫辛苦耕田的舉動中,學習到相關的功夫動作,藉著反覆的操練,體會知道農夫種田的辛苦,讓小朋友知道,眼前的餐點得來不易,不可以浪費食物。 更要延伸讓他們知道,父母賺錢也非常辛苦,不應該因自己的喜好而輕易浪費,要更加懂事、替爸爸媽媽著想。 @武術動作簡介: 「鋤禾日當午」:學農夫割草、拿鋤頭耕田,模仿田間的稻草人動作。 「汗滴禾下土」:辛苦了整天,擦擦汗水,把汗水揮灑到土中,並且蹲下來插秧。 「誰知盤中飧」:有誰知道呢?(兩手一攤),模仿正在品嘗碗盤裡面的食物。 「粒粒皆辛苦」:每樣東西都經過非常辛苦努力才獲得的!把肢體的行動展現出來,將感恩放在內心深處! @訓練重點: 由於第一學期首堂課的唐詩功夫《詠鵝詩》已經將基本武術動作介紹完畢,所以《憫農詩》則是把動作組合後加以運用,並且增加動作變化的進階課程,增加了肘關節、膝關節的分節運動,讓孩子從整體的肢體操練,變成開始學習細部肌肉群組的組合運用。 培根老師在課程中,安排左右手交叉搭配的動作,有助於增長孩子在於空間組合、邏輯判斷與肢體操作的整體發展。 每組詩詞動作皆有兩種步伐變化,開始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讓孩子從《憫農詩》體會辛勞(貳)

謝謝爸爸、媽媽辛苦地照顧我們喔! 「詩詞要簡單、內容涵意要貼切。」倘若詩詞太過複雜,小朋友只是背誦而已,根本不明暸詩的涵意。 對培根老師而言,我的教學內容必須有助於孩子學習、成長,而不是詩詞內容與孩子八竿子打不著,如此一來孩子們對詩詞便少了共鳴,也就無法期待他們可以從學習中產生奇蹟。 然而,《憫農詩》正好符合「詩詞簡單、內容貼切」這兩個教學重點。 五言的設計,能讓幼兒快速學習、吸收,而《憫農詩》內容也淺顯易懂,可以讓小朋友一下子就感受到: 「中午頂著大太陽辛苦耕耘著農田,汗水也跟著稻禾一起落下了土壤中,所以我們眼前的這頓豐盛晚餐,每一粒米飯都得來不易呀!」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 Tang poetry - Kung fu 《憫農詩》  作者: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註釋:   1.  憫農:憐憫農人的意思。   2.  鋤:除草。   3.  午:正午的時刻。   4.  禾:各種榖類的稱呼。   5.  飧:熟食。 @譯文: 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農夫還在田裡辛苦鋤草,汗水都滴到田地上了。可是有誰想到我們碗裡面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紳關愛人民的心情,同時也呈現農家的辛苦。我們每天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們辛苦的結晶,應該要好好珍惜不要浪費,避免糟蹋糧食啊! @教學重點: 先詢問小朋友的三餐是誰準備的?那這些餐點來源又是從哪買來的?最後這些餐點又是由誰製作出來的?以此引發小朋友的聯想力,引導他們進入課程主題。 再詢問小朋友知不知道農夫如何耕種稻米、蔬菜?他們會使用哪些工具耕作?耕田會有哪些動作?農田裡面會出現什麼樣的東西呢?藉著這些溝通、討論,讓小朋友得知農夫的辛苦。 我們也從農夫辛苦耕田的舉動中,學習到相關的功夫動作,藉著反覆的操練,體會知道農夫種田的辛苦,讓小朋友知道,眼前的餐點得來不易,不可以浪費食物。 更要延伸讓他們知道,父母賺錢也非常辛苦,不應該因自己的喜好而輕易浪費,要更加懂事、替爸爸媽媽著想。 @武術動作簡介: 「鋤禾日當午」:學農夫割草、拿鋤頭耕田,模仿田間的稻草人動作。 「汗滴禾下土」:辛苦了整天,擦擦汗水,把汗水揮灑到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讓孩子從《憫農詩》看到勤奮(壹)

小朋友~父母賺錢是很辛苦的,眼前每一份食物都得來不易喔! 《憫農詩》雖然是唐詩功夫課程的第二首詩,但嚴格來說,其實是培根老師打造「唐詩武術教學系統」時的第一首關鍵詩呢! 主因為,當時建議我以這首詩作為教材的,是國術界一位受人敬仰的大前輩-「郭慎」老師。 還記得,去年四月接受聯合晚報採訪,該報針對「唐詩功夫」的報導刊登後,獲得很大的迴響。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無非是畢業前謝師宴當天,郭慎老師對我說,他看到了這篇報導,並且格外的感動!因為如此設計與安排武術課程是非常好的,能夠把功夫的趣味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郭老師在台灣武術界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更可貴的是,他「不藏私」、「樂於分享」,且用非常開明的角度與見解,鼓勵我們這些學子積極推廣武術,實質的盡自己一份心力, 郭老師除了鼓勵我繼續投入這份心力之外,他也分享了一個關鍵:「應該要讓這樣的組合更有意義!」 由於有其他老師也曾設計過此類「唐詩拳」,不論國內還是海外,大多就是「念詩+打拳」這樣的組合,僅管動作仿造詩詞文字做設計,也無法給予學生太多共鳴,反而大大忽略了詩詞可貴的地方,其實是在於它所衍生、傳達的意義。 郭慎老師分享他的經驗談,強調每首詩詞都有非常鮮明的意義,應該要運用一些對孩童有正面意義與導向的詩,加以改編與設計,才可以讓孩子在念詩過程中,產生更多體會與收穫。 郭老師此番用心的提醒,大大影響了我往後對於「唐詩功夫」設計宗旨,不想再與過去別人的設計有所雷同,希望藉著更精進的設計方針,讓詩詞更加融入生活,因此,我展開了一連串豐富且多元的詩詞功夫之旅。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 Tang poetry - Kung fu 《憫農詩》  作者: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註釋:   1.  憫農:憐憫農人的意思。   2. 鋤:除草。   3. 午:正午的時刻。   4. 禾:各種榖類的稱呼。   5. 飧:熟食。 @譯文: 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農夫還在田裡辛苦鋤草,汗水都滴到田地上了。可是有誰想到我們碗裡面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紳關愛人民的心情,同時也呈現農家的辛苦。我們每天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每一粒都是農夫們辛苦的結晶,應該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春天來了!《春曉》可以用打的!(貳)

《春曉》這首詩從詩詞解析中可以了解,作者從頭到尾並沒有實際「看到」鳥、風、雨、花,那麼他又是如何知道這些物件與它們的變化呢? 原來是作者結合「聽覺」與「想像」,把聽到的資訊轉換成想像的情景,這也是功夫課程希望讓小朋友從中了解的:藉著「想像力」來培養「創造力」,用創造力激發孩子的成長動力! 接下來的詩句,對於風、雨,還有常伴的雷,外加把花朵撿起、掃起來的動感,都是讓孩子嘗試揣摩看不到的東西,來刺激他們大腦的對應區域,讓腦筋轉動得更加靈活!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 Tang poetry - Kung fu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詩詞解譯: 春天的夜晚睡得特別美,特別甜,睡意朦朧中聽到鳥兒啼叫聲, 方知天已亮了,想起昨夜的一場風雨,不知院裡的花,被吹落多少? @教學重點: 下集的「夜來風雨聲」,教導動作之前,先詢問小朋友有沒有聽過風的聲音?雨的聲音?颳大風、下大雨是否伴隨打雷與閃電?看不到的雷要怎麼形容? 看不到的東西,怎麼讓我們看得出來?看不到的東西又該怎麼表現出來? 「花落知多少」則是想像自己把花朵撿起來,將地上的樹枝與落葉掃起來,詢問小朋友有沒有自己在家主動做家事?同時讓孩子培養公德心的概念,要懂得自己打掃環境。也因此: 「春眠不覺曉」採用的動作是小朋友一早起床伸懶腰、掀被子然後準備練功夫! 「處處聞啼鳥」小鳥都在哪裡看得到?樹上?電線杆上?所以動作上先把自己變成電線杆,然後兩邊的小鳥彼此啼叫著! 「夜來風雨聲」讓小朋友想像夜晚下大雨會有什麼樣的東西?模仿風來回吹動窗子、雨很大聲的打落在窗外、還有突然一下讓大家嚇一跳的雷聲! 「花落知多少」花朵與樹上的葉子都被打下來了!讓孩子想像大風雨之後街道上的場景會有什麼?模仿花樹掉落之後我們用心打掃整理的動作。 除了讓孩子開始對唐詩有了初步的興趣與認識以外,也藉著從對《春曉》的了解,去體會自然界的變化,觀察周遭的改變與互動,讓他們嘗試打開視野去觀察細微的地方,有助於孩子的心智成長,也讓他們重視大自然。 @訓練重點: 下集「夜來風雨聲」利用左右轉換,讓孩子學習左右弓箭步的變換。加上瞬間前跳下蹲與後跳站起,強化小朋友大腿肌肉與全身協調性發展。「花落知多少」則是操作手臂、手肘

【唐詩功夫】 幼兒武術:春天來了!《春曉》可以用打的!(壹)

因為一年的第一個季節是春天,一天最初面對的就是早晨。希望藉著《春曉》這首詩,讓小朋友知道春天是個豐富的季節,也希望藉由「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的概念,讓小朋友重視、珍惜光陰!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詩詞解譯: 春天的夜晚睡得特別美,特別甜,睡意朦朧中聽到鳥兒啼叫聲,方知天已亮了,想起昨夜的一場風雨,不知院裡的花,被吹落多少?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春天早晨及憐惜花朵心情的詩。 一方面,孟浩然寫的是對於春天的場景表現出憐憫,可是卻也用「不覺」兩個字,代表哪怕外頭又是天曉、啼鳥、風雨聲、花落,可是他卻自己寧願關在「不覺」的小天地裡,過著聞而不問的生活,是隱居不問世事的寫照。 由於這首詩的教導對象是小朋友,所以培根老師有另一種比喻方法。 既然是春眠,所以有一種懶洋洋的姿態。代表他還躲在舒服的被窩與房間裡,不想去外頭看看事物,不論是鳥啼,還是昨天晚上的風吹雨打,他都沒有實際出去看過,全部都是用聽的,來想像外頭的場景,這正和春眠時睡時醒的意態相合,也和春眠貪睡懶地睜開眼睛有關。 他先從「春眠不覺曉」引出春天氣候的涼爽宜人,再從「處處聞啼鳥」引出春天是個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萬物更新的美好季節,最後,表現出詩人愛花、憐花的心情。 @教學重點: 培根老師會先用這首詩的名字,問問小朋友:春天是個什麼樣的天氣? 藉著春天的聯想,引發小朋友的興趣,例如:蝴蝶飛舞,小鳥啼,花也開了。 相較於冬天寒冷的不舒服,春天是個舒服的天氣。再問問小朋友早上起床會做什麼動作?〝伸懶腰、掀被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再用與他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舉動套入武術動作裡面,讓孩子對於詩詞內容更加融入並且產生興趣。也因此: 「春眠不覺曉」採用的動作是小朋友一早起床伸懶腰、掀被子然後準備練功夫! 「處處聞啼鳥」小鳥都在哪裡看得到?樹上?電線杆上?所以動作上先把自己變成電線杆,然後兩邊的小鳥彼此啼叫著! 「夜來風雨聲」讓小朋友想像夜晚下大雨會有什麼情形?模仿風來回吹動窗子、雨很大聲的打落在窗外、還有突然一下讓大家嚇一跳的雷聲! 「花落知多少」花朵與樹上的葉子都被打下來了!讓孩子想像大風雨之後街道上的場景會有什麼?模仿花樹掉落之後,我們用心打掃

【唐詩功夫】幼兒武術《詠鵝詩》武出大白鵝優雅的姿態

今天要分享的「唐詩功夫」叫做《詠鵝詩》 它是接觸唐詩功夫的第一首詩詞,也是最簡單易懂的詩詞招數喔! 唐詩功夫班-功夫教材(一) Tang poetry - Kung fu: Lesson one 《詠鵝詩》˙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註釋: 1、詠︰用詩、詞來敘述事物。 2、鵝鵝鵝:描寫天鵝的叫聲。 3、曲項:天鵝彎曲的長脖子。項:脖子。 4、掌︰天鵝的腳丫子。 @詩詞解譯: 「鵝!鵝!鵝!」天鵝伸長彎彎的脖子,對著天空叫著,像在唱歌。 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紅的腳丫子撥動著清澈的水波。 @詩詞賞析: 這是培根老師設計的「唐詩功夫教學系統」第一套功夫喔!為什麼要給小朋友學這首詩呢?喔~原來呀。《詠鵝詩》是以前唐朝的時候,有位叫做駱賓王的小朋友,他在七歲時寫的詩。 培根老師想藉著這首詩告訴大家,駱賓王寫這首詩的時候才七歲,代表小朋友只要願意認真、努力,誰說年紀小就不可以做出讓大家讚嘆的詩詞呢?所以小朋友喜歡畫畫、唱歌、練鋼琴,不管喜歡什麼,只要用心去做,以後都可以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詠鵝詩》完全以小朋友的眼光去觀察,以小朋友的心靈去感受,描寫天鵝在水中悠遊的情景。小朋友聽完、看完這首詩,大家就可以立刻想像出來駱賓王想要表達的場景,可愛的天鵝正在划著水,並且對著天空咯咯咯的唱歌喔! @唐詩功夫動作: 1、鵝鵝鵝(口訣:馬步正拳打三下)   鵝!:第一下馬步打開左手往前打出去   鵝!:原地不動右手打一拳,左手回腰間   鵝!:第三下左手再打出去。不要看地下喔! 2、曲項向天歌(口訣:推掌鳥嘴看天上)   曲項:左手回腰間,右手立掌往左推   向天:左手做成鳥嘴巴,往上舉起來   歌:右腳勾起來,眼睛看右邊(獨立步) 3、白毛浮綠水(口訣:拍掌撫地低掃腿)   白毛:右手拍右腿   浮:跳起來,兩手揮   綠:落地變成小貓蹲     水:右腳一記低掃腿 4、紅掌撥清波(口訣:連環兩掌拍抱推)   紅:左手往前推、前彎後腳直(弓箭步)   掌:換右手往前推,兩腳不要動   撥:兩手打開像嘴巴,用力拍一下   清:雙手抱拳回腰間

【功夫小學堂】仆步-培根老師教你基本功(培養肌耐力與柔軟度)|武林文創

「功夫與品格」-仆步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站著高高的,讓動作可以盡量伸展,就是希望大家都可以看到我、注意到我,希望別人給予我的評價都是正向的。 但在功夫的基本動作當中,卻有個動作不僅要將身體壓得最低,就連名稱也用「跌倒」來形容這個招式動作,這麼獨特的動作就叫做「仆步」。 追求正向與積極的精神,是所有人對自己的期許,但生活當中難免會有不順心如意的時候。當這些挫折與失敗發生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狀態呢? 「仆步」正是為了要傳達一個根本精神: 當我們追求站穩、表現出最好的自己,但倘若遇到快要跌倒的情況,此時我們能不能懂得正確的因應之道? 這時,也必須具備一個正確的態度,即是隨時反省自己是否面面俱到,就算不小心快跌倒了,也可以冷靜找到正確處理方法。 學習功夫的孩子,都應該擁有時時警惕自我的精神與心理準備。問問自己,當遭遇失意的時候,該如何重新站起來? 反省的關鍵是「謙遜」,所以仆步的姿態壓得很低,也是提醒我們,可別因為有了成績與成果,反而忽略了核心的精神與初衷。 「仆」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跌倒,有多少人可以從跌倒中反省,並且學得經驗呢? 學功夫,學的不只是拳腳上的技術,更該學習的是品格與心性上的功夫。

【功夫小學堂】獨立步-培根老師教你基本功(保護下半身)|武林文創

獨立步,多功能的防禦姿勢,同時又能訓練單腳保持平衡。如果有人想要攻擊下半身,使出「獨立步」可以保護屁股、鼠蹊部。   1. 小朋友開心動一動的好效果: 透過練習,訓練孩子的平衡感,養成身體肌肉平衡的協調能力,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2. 爸爸媽媽一同練習的大驚喜: 脊椎挺直,培養優美的儀態。 3. 教導小朋友朗朗上口的口訣: 手摸天 手蓋地 稻草人 看旁邊 「獨立步」,是八大基本步之一,更是培根老師功夫課必練的四大步之一。 有如大鵬展翅般地帥氣,這可是小朋友最喜歡做的功夫動作唷! 「獨立步」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體會完全的「虛實分明」,將重心完全放在一隻腳上,還得保持全身平穩與正確姿態。 倘若左右肌肉平衡感不足,沒有強壯的大腿與腹部肌肉,恐怕是無法達到標準的喔! 透過適度引導,培根老師將「獨立式」設計成小至兩歲小朋友都能輕鬆練習的功夫。 獨立步的練習目的,可以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身體操作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 【功夫小學堂】蹲馬步 https://youtu.be/exgLEf9Vpk4   【功夫小學堂】弓箭步 https://youtu.be/GgQ2aJ3Yi6c

【功夫小學堂】弓箭步-培根老師教你基本功(前腳彎彎後腳直、訓練平衡)|武林文創

今天分享的是讓孩子「減少跌倒」、「保持平衡」的第二個小絕招--「弓箭步」。   訓練核心:平衡   1. 小朋友開心動一動的好效果:   功夫教學系列中,最基本的平衡感訓練,帶領孩子掌握身體重心,讓他們學會保持穩定的協調能力,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一屈一伸,快速掌握身體平衡的奧秘。   2. 爸爸媽媽一同練習的大驚喜:   活化深層肌肉,前腳肌肉負重刺激,後端肌肉提高支撐能力。   3. 教導小朋友朗朗上口的口訣:   幼兒:「前腳彎彎後腳直。」 兒童:「走一步、前腳彎彎後腳直、瞄準、打一拳。」   「弓箭步」是八大基本步之一,除了蹲馬步以外,弓箭步也是一種能夠讓人快速認識的招式。   弓箭步與蹲馬步一樣是蹲屈,不同的是一腳彎曲一腳直,可以明顯分辨蹲馬步與弓箭步的差異,因此這兩種步伐常被用來互相搭配,讓初學者快速領會功夫的奧妙組合。   這樣的姿勢訓練,很多人會以為,感到痠痛與疲累的是彎曲的前腳。   事實上,真正懂得正確應用弓箭步的小朋友都會發現,容易疲累的,反而是打直的後腳,因為後腳才是真正支撐並保持平衡的關鍵。   利用弓箭步與蹲馬步,可以讓小朋友快速了解到功夫的兩種概念與使用方法:   1. 蹲馬步讓小朋友了解身體的平衡、如何將重心平均分配到兩隻腿上;弓箭步則在快速控制下,讓重心集中在一隻腳上。   2. 蹲馬步是為了讓自身保持平衡的第一個防守姿勢;弓箭步則是為了讓往前施展的動作可以穩定,是第一個攻擊用的姿勢。    「前腳彎彎後腳直」,氣勢立刻出現!   為了讓功夫動作簡單有趣,培根老師的蹲馬步口訣,與坊間武術教學,有明顯差異。培根老師的弓箭步口訣只有一句:「前腳彎彎後腳直」。   對,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完整傳達弓箭步的基本概念,立刻完成弓箭步。   也因此,「弓箭步」可以說是小朋友們最快學會,又能朗朗上口的口訣,因為簡單又好記,容易身體力行。   當小朋友回到家,一邊施展功夫動作,一邊念著口訣,他們充滿自信地展現學習成果,將學功夫的成就感,分享給家人。   培根老師的功夫,不只帶給孩子自信與快樂,還為一個家庭帶來不一樣的互動與交流,因此培根老師的功夫,引發的不只是學生的喜愛,還是整個家庭的共鳴。 認識「蹲馬步」: https://youtu.be/exgLEf9Vpk4

【功夫小學堂】蹲馬步-培根老師教你基本功(平衡感訓練、不跌倒)|武林文創

唉啊!小孩總是站沒站相怎麼辦?在學校老是被同學推倒怎麼辦?    今天分享的基本功小絕招是「蹲馬步」,蹲馬步可是功夫世界當中,最重要的動作之一,也是學功夫的第一課。   蹲馬步必學口訣:   腳尖朝前面 眼睛看前面 雙手在眼前 屁股坐下面   練習蹲馬步,可以強化大腿肌耐力之外,還能提升穩定度,讓孩子養成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快跌倒的時候,立刻蹲馬步保持平衡!   兩手往前平推,可是不擺擺架子而已,這個習慣動作一旦養成,當有突如其來的衝擊迎面而來,立刻的對應招式,就是兩手向前撐開,抵檔迎面撞上,同時兩腳馬步踩穩,保護自己不會跌倒。   馬步三大好處:   1.站穩腳步,遭到推擠拉扯的第一時間,懂得立刻站穩,不輕易跌倒在地。    2.抵檔衝擊,當有人迎面撞過來,立刻反射性的把兩手往前推,屁股往下坐,就能保護身體不輕易被撞倒。   3.儀態養成,擺脫毛毛蟲的扭來扭去壞習慣,練習馬步將改善孩子的不良姿態,讓孩子站有站相。   【功夫小學堂】蹲馬步-培根老師教你基本功|武林文創 Youtube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exgLEf9Vpk4    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裡輕鬆陪伴孩子一起練習。   希望孩子們從小就擁有良好的自我保護習慣與心態,更重要的是,父母就是孩子第一個也是最好的功夫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您陪著孩子每天練習10遍,不僅學會了一兩招安全功夫,同時從中增進親子關係與默契,成為親子之間的共同成長回憶,這也是家長開啟親子身體共學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