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是第三套唐詩功夫,在講述「三國」曹操兩位兒子的故事,幾乎人人耳熟能詳。
曾經有人問我:「『唐詩功夫』的教材詩,為什麼有些不在『唐詩三百首』裡頭呢?」
我告訴他,這是一定要的!因為中華文化有太多經典詩詞故事等著大家發掘,身為功夫老師的我,一直叮嚀學生不可以故步自封,自己又怎麼可以明知故犯呢?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這是大家所習慣的印象,我們以「唐詩」作為總稱,希望讓大眾清楚了解我們的功夫教學特色及重點,但教材絕對不會只侷限於唐朝詩。
未來「唐詩功夫」將引用各朝代的經典詩詞,我們會匯集武林教練群的創意,將唐詩功夫設計得更加多元、更豐富精采!
以下就來進入《七步詩》功夫教學:
《七步詩》的作者是曹植,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是誰。
大家受到三國演義的相關電影與電視劇影響,普遍只知道曹操。但也因大家都知道三國,所以切入教學時,也容易引發孩子們的共鳴。
這首詩,本身是個悲哀的故事,培根老師每回都簡單地對小武林們說:
「古代有個國王,他有兩個兒子。國王很喜歡小兒子,想把王位傳給這個小王子。卻引起了大王子的嫉妒,所以想盡辦法欺負這個小王子。後來國王過世了,把王位傳給了大王子...」
有兄弟姊妹的小朋友,聽到這故事時會特別有感觸,還有小朋友非常天真的回應我:「老師!我的哥哥也會在家裡欺負我...」
《七步詩》要傳達的,就是兄弟之間的故事,培根老師藉著敘述詩詞,暗示小朋友要跟手足相親相愛。
我告訴所有的家長,讓小朋友來學功夫,不只是為了要有「強壯的身體」,更要培養他們有顆「善良的心」,因此,在課程中宣導正確的心態,比矯正武術姿態更加重要!
未來不論唐詩功夫延伸到哪些課程內容,這點核心價值是絕對改變!
另外,《七步詩》正好「七步成詩」,因此我大膽地把七個「幼兒功夫基本步伐」放入詩詞當中,正好詩詞名稱也符合動作要求。
七個步伐分別是:馬步、弓箭步、獨立步、仆步、倒叉步、虛步與自然步。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迫。
6、何:為什麼。
訓練重點:
《七步詩》以七步作為號召,除了要求動作清楚、不可含糊不清以外,同時注重力量的表現,小朋友必須把每一拳的力量,都清楚打出來。
此外,「豆」是很好發音的字,只要喊到「豆」字,就是用力出拳的時候。
但是最後的「萁ㄐㄧ」字,老師刻意不設計動作,故意只展露逗趣的表情,讓學生稍微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更加用心把功夫打好!
唐詩功夫動作:煮豆燃豆萁(馬步雙衝攔補拳)
▲預備動作
▲煮:兩腳馬步打開開
▲豆:雙手用力向前動
▲燃:左手橫檔拳頭攔
▲豆:弓步衝拳不停怠
▲萁:萁個一聲笑呵呵
曾經有人問我:「『唐詩功夫』的教材詩,為什麼有些不在『唐詩三百首』裡頭呢?」
我告訴他,這是一定要的!因為中華文化有太多經典詩詞故事等著大家發掘,身為功夫老師的我,一直叮嚀學生不可以故步自封,自己又怎麼可以明知故犯呢?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這是大家所習慣的印象,我們以「唐詩」作為總稱,希望讓大眾清楚了解我們的功夫教學特色及重點,但教材絕對不會只侷限於唐朝詩。
未來「唐詩功夫」將引用各朝代的經典詩詞,我們會匯集武林教練群的創意,將唐詩功夫設計得更加多元、更豐富精采!
以下就來進入《七步詩》功夫教學:
《七步詩》的作者是曹植,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是誰。
大家受到三國演義的相關電影與電視劇影響,普遍只知道曹操。但也因大家都知道三國,所以切入教學時,也容易引發孩子們的共鳴。
這首詩,本身是個悲哀的故事,培根老師每回都簡單地對小武林們說:
「古代有個國王,他有兩個兒子。國王很喜歡小兒子,想把王位傳給這個小王子。卻引起了大王子的嫉妒,所以想盡辦法欺負這個小王子。後來國王過世了,把王位傳給了大王子...」
有兄弟姊妹的小朋友,聽到這故事時會特別有感觸,還有小朋友非常天真的回應我:「老師!我的哥哥也會在家裡欺負我...」
《七步詩》要傳達的,就是兄弟之間的故事,培根老師藉著敘述詩詞,暗示小朋友要跟手足相親相愛。
我告訴所有的家長,讓小朋友來學功夫,不只是為了要有「強壯的身體」,更要培養他們有顆「善良的心」,因此,在課程中宣導正確的心態,比矯正武術姿態更加重要!
未來不論唐詩功夫延伸到哪些課程內容,這點核心價值是絕對改變!
另外,《七步詩》正好「七步成詩」,因此我大膽地把七個「幼兒功夫基本步伐」放入詩詞當中,正好詩詞名稱也符合動作要求。
七個步伐分別是:馬步、弓箭步、獨立步、仆步、倒叉步、虛步與自然步。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註釋:
1、燃:燒。
2、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乾後可以當柴燒。
3、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4、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5、煎:煎熬,用火烹燒,這裡形容用權力逼迫。
6、何:為什麼。
訓練重點:
《七步詩》以七步作為號召,除了要求動作清楚、不可含糊不清以外,同時注重力量的表現,小朋友必須把每一拳的力量,都清楚打出來。
此外,「豆」是很好發音的字,只要喊到「豆」字,就是用力出拳的時候。
但是最後的「萁ㄐㄧ」字,老師刻意不設計動作,故意只展露逗趣的表情,讓學生稍微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更加用心把功夫打好!
唐詩功夫動作:煮豆燃豆萁(馬步雙衝攔補拳)
▲預備動作
▲煮:兩腳馬步打開開
▲豆:雙手用力向前動
▲燃:左手橫檔拳頭攔
▲豆:弓步衝拳不停怠
▲萁:萁個一聲笑呵呵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