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培豪老師
x
孩子遇到霸凌怎麼辦?教授幼兒武術的任培豪(培根老師)認為,一定要「反擊」。反擊不見得是「打回去」,而是制止對方持續加害。在事件發生時,更要懂得保護自己和逃離危險,才是學防身最重要的事。
![對覇凌說不!兒童武術教練傳授防身5步驟 對覇凌說不!兒童武術教練傳授防身5步驟](https://cp.cw1.tw/files/md5/48/91/4891b57d0d9dd7bdc7727e275ace21c0-61319.jpg)
徐榕志攝
這幾天突然「霸凌」問題浮出檯面,也謝謝各位家長對於我的肯定。
為了方便大家快速地瞭解每一個步驟並且循序漸進的建立防身觀念的理解與學習內容,我把其中防身五步驟做一個總整理。對於防範安全的觀念上已經適合大部分的家長與孩子,所以歡迎各位家長可以分享給需要這類資訊的朋友們。也避免類似的家長需要資訊時得重複張貼影響版面上的閱讀,可以請他直接來看這篇文章即可。歡迎分享與標記給需要的朋友們。
不過這邊也想表達,這些的概念是適合完全沒有任何防身概念與機會學習的朋友們使用。比較複雜的防身動作或是習慣本來就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才能一點一點的養成。但就像我們不一定得學會游泳才能夠在水中活命,最基本的狀態只要理解不要在溪流與池塘戲水,並且懂得在合法游泳設施裡正確使用,就能保護到自己避免最基本程度的溺水道理一樣,觀念通了其實很多情況也可以達到改善。
防身心態的五口訣
所有防身技巧或是武術操作在我的觀點上都是最後的手段,對於防身的定義上我是這樣看待的:「如何有效的避免自己受傷並且遠離現場」而不是「如何有效的制伏加害者」。
這邊分享防身心態的五口訣: 「1. 跑 2. 躲 3. 報警(通報) 4. 要防衛 5. 反擊」
1. 跑:跑並非單一指遭遇麻煩了盡快脫離現場而已,一開始就避免這種情況產生這是最基本的安全概念。讓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例如上下課結伴同行、清楚回家路徑中哪邊有派出所、便利商店等等可以進去保護自己的位置、加強給予孩子正確的自我保護觀念與心態...這都是第一原則"跑"的概念。
重點:與其想著遭遇的時候怎麼應對,不如一開始先想如何避免這種事情出現在我身上。
文章連結:對覇凌說不!兒童武術教練傳授防身5步驟
留言
張貼留言